深化地方派驻机构改革,对于提升派驻监督效能、完善监督体系,加强党的全面领导,保障党中央决策部署层层落地,具有重要意义。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纪委监委坚持问题导向,分类施策推进派驻监督体制机制创新,通过制定派驻机构工作手册,开展驻点监督、驻重点项目监督,制发监督建议书,搭建“云”监督系统等方式方法,努力解决“驻”的优势弱化、政治监督效果不强、监督合力不够等短板弱项。
制度机制创新是规范工作、破解难题、提高质效的重要抓手。茌平区纪委监委改革派驻监督机制,在8个派驻纪检监察组基础上,设立派驻联络室,统筹协调全区派驻监督重大部署、重点任务等。8个派驻纪检监察组各选取一个监督单位设立驻点联络室,形成派驻联络室、派驻纪检监察组、驻点联络室上下贯通的监督“一条线”。制定《茌平区纪委监委派驻机构工作手册》,明确派驻机构9项工作职责,界定8种监督权限,完善22项制度机制,解决了“监督什么”“怎么监督”和“怎么接受监督”等问题。
“驻点监督重点围绕营商环境、安全生产等上级重大决策部署开展监督检查,构建近距离、常态化、全覆盖的日常监督。”茌平区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介绍,自探索实施驻点监督工作至今,全区五次驻点监督共开展监督谈话1380人次,调研走访60家单位171人次,整改问题221个。
“驻点监督期间,单位干部职工反映较为强烈的是大部分人员长期在同一岗位上,不仅存在廉政风险,也影响工作积极性。派驻纪检监察组下发监督建议书后,单位进行了轮岗调整并将其制度化。”茌平区财政局一名干部表示,轮岗调整后,一些长期制约单位发展的瓶颈问题解决了,大家的工作热情也更饱满了。截至目前,针对营商环境、安全生产等领域凸显出来的共性问题,全区8个派驻纪检监察组共下发监督建议书64份,督促整改问题198个。
开展驻点监督的同时,茌平区纪委监委围绕当前重点工作任务、重大民生项目等,探索开展驻重点项目监督,深化运用“一台账、两清单、双责任、双问责”监督机制,将监督任务细化为3类44项,并将落实责任分解至各项目牵头部门及分管区领导,由8个派驻纪检监察组跟进监督。
派驻监督的本质是政治监督。茌平区纪委监委盯住“关键少数”和“关键事项”,压紧压实驻在部门主体责任。聚焦“关键少数”,制定《派驻纪检监察组对驻在部门“一把手”和领导班子监督清单》,细化14项重点监督内容,发现15项问题并全部整改到位。聚焦“关键事项”,落实《派驻机构负责人参加驻在部门研究“三重一大”事项制度》,参加驻在部门“三重一大”会议122次。为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常态化,制定《派驻纪检监察组政治监督年度清单》和《驻在部门政治监督落实台账》,明确6个监督重点和5个主要路径,着力解决政治监督泛化、淡化、虚化等问题。
为促使“四项监督”在职能作用上互补互助,在力量使用上统筹统管,在成果运用上共通共享,茌平区纪委监委研发应用派驻“云”监督系统,打破了各项监督之间的堵点、断点、盲点。该系统采集人员信息4294条,录入驻在部门主动排查的科室廉政风险点878条,个人廉政风险点3041条,形成了一项数据、多方共享、共同监督、合力攻坚的融合机制。